北海景點
吉貝
吉貝是北海最大的島嶼,其中又以一條長達1公里的沙尾令人印象刻,吉貝嶼在2002年偶像劇”海豚灣戀人”的推波助瀾下,無疑的成為澎湖最熱門的觀光聖地,當地的水上活動特別的發達,吉貝沙灘有多家水上活動業者,讓整個沙灘看起來好不熱鬧,金黃色的沙灘綿延數公里,沙灘車,香蕉船與拖曳傘不時的在沙灘與海面上出現,讓人不得不感受到這個海邊天堂的活力。
吉貝是北海最大的島嶼,其中又以一條長達1公里的沙尾令人印象刻,吉貝嶼在2002年偶像劇”海豚灣戀人”的推波助瀾下,無疑的成為澎湖最熱門的觀光聖地,當地的水上活動特別的發達,吉貝沙灘有多家水上活動業者,讓整個沙灘看起來好不熱鬧,金黃色的沙灘綿延數公里,沙灘車,香蕉船與拖曳傘不時的在沙灘與海面上出現,讓人不得不感受到這個海邊天堂的活力。
位於赤崁碼頭與吉貝島的中間,是海潮長期沖刷下所堆積出來的一塊島嶼,險礁嶼大部份也是貝類沙所組成的,目前也有一家水上活動業者在此經營,2003年另一部偶像劇”原味的夏天”在此作拍攝,因此島上多蓋了一棟藍色的木屋,目前也成為島上拍照的景點之一。
姑婆嶼
姑婆嶼,澎湖最大的無人島,提起姑婆嶼,就會聯想到姑婆嶼的採紫菜活動,每年冬天大約農曆年前後,野生的紫菜就到採收的時候,採紫菜由赤崁村的龍德宮組成的委員會來辦理,每一戶20~36歲的壯丁都有一份出海採收權,且委員會也會派人前往姑婆嶼監管紫菜的生長,以防止人盜採,待紫菜生長至一定程度後,會挑選一個好天氣載擁有採收權的村民至姑婆採紫菜,這就是姑婆嶼年度的盛事,姑婆嶼除了盛產紫菜外,其實也是冬天磯釣的好地點喔!
姑婆嶼,澎湖最大的無人島,提起姑婆嶼,就會聯想到姑婆嶼的採紫菜活動,每年冬天大約農曆年前後,野生的紫菜就到採收的時候,採紫菜由赤崁村的龍德宮組成的委員會來辦理,每一戶20~36歲的壯丁都有一份出海採收權,且委員會也會派人前往姑婆嶼監管紫菜的生長,以防止人盜採,待紫菜生長至一定程度後,會挑選一個好天氣載擁有採收權的村民至姑婆採紫菜,這就是姑婆嶼年度的盛事,姑婆嶼除了盛產紫菜外,其實也是冬天磯釣的好地點喔!
目斗嶼是澎湖群島中最北方的島嶼,由於附近有許多的暗礁,因此在清潮時就蓋有燈塔來防止漁船遇難,黑白相間的燈塔,塔高40公尺,日據時代還是遠東最大的燈塔;目斗嶼附近的珊瑚礁非常的發達,熱帶漁蠻多,目前也有業者在這裡開發浮潛的活動;另外目斗嶼因地型與海蝕的切割,在島上也形成了一個長達80公尺的海底隧道,隧道中生態也非常的豐富,不過仍需配合潮汐與風向才能進入。
東海景點
員貝
由岐頭港出發大約10分鐘的船程就是員貝島,員貝島算是澎湖潮間帶最長且生態最豐富的一個小島,退潮時島的西邊與南邊裸露出長達大4~5公里的潮間帶,大退潮時還可以從本島的沙港走到員貝島,是澎湖著名的古道之一;目前島上有多家遊旅業者以此作為據點經營生態之旅,可想而知這裡的天然資源有多麼的豐富。員貝島上除了有傲人的資源外,其地理景觀更是一絕,後山的文房四寶與百摺裙更是到此不可不看的,員貝島並不大,且縣政府以及澎管處在這裡均蓋有環島步道以及涼亭,從涼亭望去可以看到澎澎灣以及島嶼,海上風光相當的美麗。
由岐頭港出發大約10分鐘的船程就是員貝島,員貝島算是澎湖潮間帶最長且生態最豐富的一個小島,退潮時島的西邊與南邊裸露出長達大4~5公里的潮間帶,大退潮時還可以從本島的沙港走到員貝島,是澎湖著名的古道之一;目前島上有多家遊旅業者以此作為據點經營生態之旅,可想而知這裡的天然資源有多麼的豐富。員貝島上除了有傲人的資源外,其地理景觀更是一絕,後山的文房四寶與百摺裙更是到此不可不看的,員貝島並不大,且縣政府以及澎管處在這裡均蓋有環島步道以及涼亭,從涼亭望去可以看到澎澎灣以及島嶼,海上風光相當的美麗。
鳥嶼並沒有鳥,到是魚很多,鳥嶼算是東北海的島嶼中人口最多的一個島,當地居民均以捕魚為主,由於漁獲量多,因此移出的人口較其他島嶼比較起來要來得少很多,鳥嶼近年來因為天然資源的豐富,島上也有許多業者從事觀光業,強調的也是生態之旅,從小富士山與鳥嶼之間的潮間帶更是鳥嶼著名的生態區,不過由於對潮汐的不熟悉,以及當地居民對海域保護的觀念很重,建議您還是以安全為主參加當地業者的套裝行程會來得委當一些。
澎澎灘又叫活龍灘,民國75年經由韋恩颱風的侵襲後改變了當地的水文,因此在這裡慢慢堆積起一座由白化珊瑚礁所組成的沙洲,由於形狀與位置會隨著季節與潮汐而改變,又名活龍灘;在沙洲上共區分成二個區域,一個為野鳥保護區,目前有許多小燕鷗、紅燕鷗與蒼燕鷗....等在此繁殖,一般民眾不可以越過以免受罰,另一個區域則為業者的水上活動區域,其水上活動的項目大致上與北海的吉貝島相同,有香蕉船,水上摩托車,甜甜圈,鴛鴦快艇等。
雞善嶼 / 碇釣嶼
這二個島為玄武岩保留區,一般民眾均不能登島,僅能在附近巡航作觀賞,雞善嶼又分成大小雞善,大雞善為燕鷗繁殖地,夏秋之季為燕鷗的繁殖期,喜愛賞鳥的人士可以與澎湖野鳥協會接洽;小雞善的柱狀玄岩稜角分明,搭配湛藍的海水,景色美的像一幅畫;碇釣嶼由於形狀像船碇而名,島上的玄武岩形狀十分的奇特,因此有海上桂林之稱
這二個島為玄武岩保留區,一般民眾均不能登島,僅能在附近巡航作觀賞,雞善嶼又分成大小雞善,大雞善為燕鷗繁殖地,夏秋之季為燕鷗的繁殖期,喜愛賞鳥的人士可以與澎湖野鳥協會接洽;小雞善的柱狀玄岩稜角分明,搭配湛藍的海水,景色美的像一幅畫;碇釣嶼由於形狀像船碇而名,島上的玄武岩形狀十分的奇特,因此有海上桂林之稱
南海景點
桶盤嶼
盤桶距離馬公大約6海浬,航程大約15分鐘,是南海四島的第一站,整個島型因為類似桶盤倒蓋而得名,這裡最有名的就是柱狀鐵灰色的玄武岩,形狀很像羅馬的神殿石柱,有澎湖黃石公園之稱。桶盤島並不大,全島有一條沿著海所建造的景觀步道,全程走完大約30分鐘,沿程可欣賞著名的柱狀鐵灰色的玄武岩外,退潮時還可以到海蝕平台去看白蓮花座奇景,桶盤除了怪石奇景外,也是潛水以及磯釣的好地方,讓喜愛此道的人流連忘返呢!
盤桶距離馬公大約6海浬,航程大約15分鐘,是南海四島的第一站,整個島型因為類似桶盤倒蓋而得名,這裡最有名的就是柱狀鐵灰色的玄武岩,形狀很像羅馬的神殿石柱,有澎湖黃石公園之稱。桶盤島並不大,全島有一條沿著海所建造的景觀步道,全程走完大約30分鐘,沿程可欣賞著名的柱狀鐵灰色的玄武岩外,退潮時還可以到海蝕平台去看白蓮花座奇景,桶盤除了怪石奇景外,也是潛水以及磯釣的好地方,讓喜愛此道的人流連忘返呢!
虎井是座東西長而南北窄的長島,島上較為著名的即是山木五十六的當初偷襲珍珠港時的南進指揮所;虎井另一個名的是關於海底沉城的傳說,在虎井的東側有潛水人員在海底發現類似城牆的樣子,因此有虎井沉城的傳說,但沉城是否存在,至今仍是一個謎。
來到虎井最有名的就是虎井的蜈蚣酒以及當地有名的鮮魚湯,由於這裡的魚都是當地小漁船每天出海所捕抓的,鮮度當然不用說,整碗魚湯僅有薑絲與魚塊,喝起來特別的鮮美甘甜喔!
望安
望安鄉是由八塊小島所組成的,舊名又叫八罩島,分別為望安、將軍、東嶼坪、西嶼坪、東吉、西吉、花嶼、七美等八座島嶼,明朝由鄭成功自金門率軍抵達七美時,才將八罩改成望安;當船快要駛進潭門港時即可看到望安著名的網垵口沙灘,這裡是南海唯一的沙灘,白色的沙灘足足有3公里,是住在這裡玩沙戲水的好去處;
望安鄉是由八塊小島所組成的,舊名又叫八罩島,分別為望安、將軍、東嶼坪、西嶼坪、東吉、西吉、花嶼、七美等八座島嶼,明朝由鄭成功自金門率軍抵達七美時,才將八罩改成望安;當船快要駛進潭門港時即可看到望安著名的網垵口沙灘,這裡是南海唯一的沙灘,白色的沙灘足足有3公里,是住在這裡玩沙戲水的好去處;
另外望安的天台山也是澎湖八景之一(天台遠眺疑游仙),天台山全島最高之處,海拔53公尺,除了在這裡登高望遠之外,4~6月份山上的滿山遍野的天人菊以及成群的黃牛也是到這裡不可不欣賞的美景,天台山的另一景則為呂洞濱的仙人腳印,在天台山所遺留下來的是左腳足跡,另一個右腳足跡則落在澎湖最西端的花嶼;
望安是綠蠵龜重要的產卵棲息地,島上建有綠蠵龜觀光保育中心,裡面有綠蠵龜的生態保育資料以及其他保育動物的介紹,整點時還有影片介紹,對當地生態以及綠蠵龜有興趣的人可以到這裡瞧瞧;綠蠵龜每年大約5~10月為其產卵期,倘若運氣好的話,有機會還可以看到綠蠵龜下蛋呢!
對於喜愛聚落古厝文化的人,望安的中社古厝更是你到澎湖來不可不去的地方,社區內的古厝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以曾姓居民為主,是目前澎湖最大且最完整的古厝聚落,觀遊古厝時有幾個重點可以觀察的:
★互助巷:
整個聚落的房子是井然有序的排列著,家家戶戶的側門都緊臨著小巷一一相對,這是方便遭海盜侵擾時可以利用側門逃跑,小巷中每天僅有2~3小時有陽光照射,因此特別的陰涼,常為老人與小孩嬉戲與聊天的地方。
整個聚落的房子是井然有序的排列著,家家戶戶的側門都緊臨著小巷一一相對,這是方便遭海盜侵擾時可以利用側門逃跑,小巷中每天僅有2~3小時有陽光照射,因此特別的陰涼,常為老人與小孩嬉戲與聊天的地方。
★老厝建築:
聚落的建築大部份仍是使用老古石所興建的,僅有當時有有錢人家才有用玄武岩來蓋房子,利用老古石與玄武岩所蓋的房子,由於是用石塊疊上去的,因此牆特別的厚,在迎風面的地方採用間隙較小的老石古,在背風面則採用石塊的方式堆砌,如此的房子就像會呼吸一樣,冬暖夏涼,在中社古厝就可以看到這種差異。
聚落的建築大部份仍是使用老古石所興建的,僅有當時有有錢人家才有用玄武岩來蓋房子,利用老古石與玄武岩所蓋的房子,由於是用石塊疊上去的,因此牆特別的厚,在迎風面的地方採用間隙較小的老石古,在背風面則採用石塊的方式堆砌,如此的房子就像會呼吸一樣,冬暖夏涼,在中社古厝就可以看到這種差異。
七美
南海四島中最南端的島嶼,過去稱作大嶼,全島大多是?峭的海岸地型,且大部份的景點以及住家均分布在七美島的東邊與南邊;七美的景點非常的多,也是一座充滿浪漫故事的島嶼,如淒美愛情故事的望夫石,與象徵長久愛情的雙心石滬,都是你到七美必要欣賞的景點。
從七美南滬港下船後,行經台電發電廠旁的環島公路,開始你七美的旅程。
★第一站為七美人塚:
七美這個名字的由來就是由七美人塚而來的,相傳明朝時有倭寇侵台,不甘受辱的七位女子在此投入七口井中,村民受到感動,於是將井用土給埋了以充當他們的墳墓,之後這七口井竟長出了七棵樹,村民於是立碑紀念這七位美女,之後才有官員將原有的大嶼改名成七美。
七美這個名字的由來就是由七美人塚而來的,相傳明朝時有倭寇侵台,不甘受辱的七位女子在此投入七口井中,村民受到感動,於是將井用土給埋了以充當他們的墳墓,之後這七口井竟長出了七棵樹,村民於是立碑紀念這七位美女,之後才有官員將原有的大嶼改名成七美。
★第二站為望夫石:
最具淒美浪漫的愛情故事”望夫石”,相傳在七美人塚附附近有一對恩愛的夫妻,先生出海打魚早出晚歸,妻子則每天傍晚會到海邊等待丈夫的歸來,有天暴風來襲,丈夫始終沒有回來,妻子則日夜在此等待直到不支到地而死,多年後海邊的岩石奇蹟似的形成一位像是躺在海中孕婦,有頭、有胸、有懷孕的腹部以及手跟腳,靜靜的躺在海任憑海浪的拍打,村民都認為那就是這位守候丈夫的妻子,因此更讓人見證了這段堅貞與淒美的愛情故事。
最具淒美浪漫的愛情故事”望夫石”,相傳在七美人塚附附近有一對恩愛的夫妻,先生出海打魚早出晚歸,妻子則每天傍晚會到海邊等待丈夫的歸來,有天暴風來襲,丈夫始終沒有回來,妻子則日夜在此等待直到不支到地而死,多年後海邊的岩石奇蹟似的形成一位像是躺在海中孕婦,有頭、有胸、有懷孕的腹部以及手跟腳,靜靜的躺在海任憑海浪的拍打,村民都認為那就是這位守候丈夫的妻子,因此更讓人見證了這段堅貞與淒美的愛情故事。
★第三站為月鯉港:
七美唯一地勢較為平坦的海港,這裡由於地勢較為平坦,且珊瑚礁聚集,因此夏天時常有業者帶著旅客到此浮潛與戲水,月鯉港的旁邊也蓋有設備完善的露營場地,有水有電也有烤肉設施,非常適合愛好露營的旅客可以到此露營遊玩。
七美唯一地勢較為平坦的海港,這裡由於地勢較為平坦,且珊瑚礁聚集,因此夏天時常有業者帶著旅客到此浮潛與戲水,月鯉港的旁邊也蓋有設備完善的露營場地,有水有電也有烤肉設施,非常適合愛好露營的旅客可以到此露營遊玩。
★第四站為大獅與龍埕風景區:
過了月鯉港後,往北走即可到達大獅與龍埕風景區,在風景區中往右看好像一隻蹲伏在海崖的獅一樣,往左看即為一片海蝕平台,在退潮時型狀好像一隻巨龍一樣靜靜的平躺在海面上,風景區內有小販在賣新鮮螺肉所醃漬的罐頭,鹹鹹的還蠻好吃喔!
過了月鯉港後,往北走即可到達大獅與龍埕風景區,在風景區中往右看好像一隻蹲伏在海崖的獅一樣,往左看即為一片海蝕平台,在退潮時型狀好像一隻巨龍一樣靜靜的平躺在海面上,風景區內有小販在賣新鮮螺肉所醃漬的罐頭,鹹鹹的還蠻好吃喔!
★第五站為分岔岩:
分岔岩經過海蝕後逐漸與本來相連的岩塊分開,整個分岔岩至少高20~30公尺,形狀相當的壯觀特別,相傳還有人將先人的遺骸帶到此安葬。
分岔岩經過海蝕後逐漸與本來相連的岩塊分開,整個分岔岩至少高20~30公尺,形狀相當的壯觀特別,相傳還有人將先人的遺骸帶到此安葬。
★第六站為小台灣:
整個海蝕平台形狀酷似整個台灣本島的樣子,是七美的另一個特殊的景點,離開小台灣後沿著公路往北走,沿途的地型均為?峭的懸崖與綠草如茵的草原,常會看見羊群在此穿梭吃草,值得停下來與整群的羊群拍拍照。
整個海蝕平台形狀酷似整個台灣本島的樣子,是七美的另一個特殊的景點,離開小台灣後沿著公路往北走,沿途的地型均為?峭的懸崖與綠草如茵的草原,常會看見羊群在此穿梭吃草,值得停下來與整群的羊群拍拍照。
★第七站為雙心石滬:
最具代表澎湖的一個景點”雙心石滬”,其實這單純只是先民用來捕魚的工具,由於外型的特殊,因此常被媒體用來象徵著浪漫的二人愛情,倘若您選擇住在七美,到是可以在退潮時直接到雙心石滬來走走玩水撿拾螺貝,不過由上往下走,你得有過人的腳力才行。
最具代表澎湖的一個景點”雙心石滬”,其實這單純只是先民用來捕魚的工具,由於外型的特殊,因此常被媒體用來象徵著浪漫的二人愛情,倘若您選擇住在七美,到是可以在退潮時直接到雙心石滬來走走玩水撿拾螺貝,不過由上往下走,你得有過人的腳力才行。
★第八站為九孔養殖區:
七美的九孔非常的有名,主要是這裡的水質純淨沒有污染,再加上業者不惜重金購買較貴的龍鬚菜來當作飼料,因此所飼養出來的九孔呈現褐色而非綠色,不過這樣子的九孔價格也不便宜,一台斤至少要550~600元,想嘗鮮的人到是可以到七美的餐廳叫一碗九孔麵線,品嘗一下七美的特產。
七美的九孔非常的有名,主要是這裡的水質純淨沒有污染,再加上業者不惜重金購買較貴的龍鬚菜來當作飼料,因此所飼養出來的九孔呈現褐色而非綠色,不過這樣子的九孔價格也不便宜,一台斤至少要550~600元,想嘗鮮的人到是可以到七美的餐廳叫一碗九孔麵線,品嘗一下七美的特產。
四面環海的澎湖有著傳統的漁業活動,希望藉此讓更多的人在規劃澎湖行時,有機會可以接觸到、認識,進而傳承給下一代了解,並期望宣導尊重大自然的觀念,讓後代子孫也可以接觸這美麗的海洋。
(註:以下內容參考洪國雄老師著作”走過潮間帶”一書,可至澎湖海洋資源館購買)--此篇資料純屬推廣澎湖傳統漁業活動所介紹,若有侵權或不當使用圖片或文章,請來信告知,我們將立刻刪除。
抱墩
抱墩的”墩”字其實就是石堆的意思,是漁人依當地漁業資源所發展出來的捕魚方法,抱墩主要是利用石堆蓋成一個房子給魚住,然後再利用漲潮時漁兒游入棲息,退潮時再使用網子將墩圍住後將石塊一個一個搬開,把魚兒全數網入漁網中;大部份的漁獲以玳瑁石斑魚居多;抱墩活動都集中在夏季,且目前仍有抱墩的地點有:赤崁,員貝,岐頭...等地,現在也有眾多的業者提供這項活動供旅客們體驗,不失為澎湖旅遊活動的選擇之一。 |
柵網
目前仍有柵網的地點有:中屯,紅羅,青螺....等地。
定置網
定置網又分成三種,分別為立竿網,定剌網以及大敷網三種; 立竿網:又分成高低竿網二種,低竿網大部份屬於私人所擁有,而高竿網則由20~30人所組成所共同擁有,利用退潮時將鐵條插在礁棚或石滬間,依網的高度將網的上緣緊在鐵條上,下緣則立用礁石壓著,漲潮時,魚游入網內,退潮時則困在網中。
定剌網:將網張開,下網用礁石壓著,上網則綁上浮標,利用漲潮時將整張網撐開,利用魚類迴遊的特性,讓魚兒誤觸網而捕獲。
大敷網:澎湖僅有二張,分別位於鎖港以及員貝二處,大敷網由囊網,圍網以及垣網等三部份組成,整張網張在洋流處,利用一層一層的垣網讓魚群進得去出不來,阻斷魚群的通路,再以圍網圈圍魚群,讓魚群在此不停的迴游,最後拉起時,使魚進入囊網而捕獲。
|
|
照章魚
元宵節過後到農曆的3/23之前是章魚出現的季節,章魚喜歡棲息在珊瑚淺平上的老古石洞內或有老古石伴泥沙的地方,選擇退潮的夜晚,帶著頭燈到海裡面去尋找章魚的蹤跡,章魚的皮膚含有色素細胞,可隨天候、地型或燈光變化身上的顏色,除非有經驗的人,否則不容易抓。初春的天候不算穩定,海面的風浪仍很大,尤其是夜晚出海危險度很高,沒有經驗的人千萬不要獨自一人前往。
元宵節過後到農曆的3/23之前是章魚出現的季節,章魚喜歡棲息在珊瑚淺平上的老古石洞內或有老古石伴泥沙的地方,選擇退潮的夜晚,帶著頭燈到海裡面去尋找章魚的蹤跡,章魚的皮膚含有色素細胞,可隨天候、地型或燈光變化身上的顏色,除非有經驗的人,否則不容易抓。初春的天候不算穩定,海面的風浪仍很大,尤其是夜晚出海危險度很高,沒有經驗的人千萬不要獨自一人前往。
巡滬
搭飛機快到澎湖時,可以從飛機上看到澎湖海域上有很多心型的石滬,石滬是珊瑚礁的文化特色之一,不過石滬要建造必需有地理條件的配合。第一、要有石材,主要石材為白化的珊瑚以及玄武岩,利用白化的珊瑚遇酸後分解成碳酸氫鈣以凝固玄武岩,以防海浪衝壞;第二、潮差要大,漲潮時潮水將魚群趕入石滬,退潮時魚群被困在石滬中;第三、風浪要強,魚群越容易被趕入石滬中;第四、珊瑚礁棚的面積要大,因珊瑚礁棚的食物鏈效應,所以能引入更多的魚群到石滬的附近,基本上石滬均有集魚的滬房以及誘導魚的滬腳,漲潮時,魚群隨著滬腳的誘導游入滬房,退潮時被困在滬房內,此時漁夫們則拿網圍捕,有時颱風前後的漁獲量很多。
石滬體積龐大,很少有私人獨自建立擁有,大部份是屬於公有的私產,由眾多人出錢出力建造而成,出錢出力的每戶每月分得巡滬的時間與日期,該日僅准此戶去捕抓,且捕獲的漁獲均為該戶所有,依此輪流。
由於石滬屬於公有私產,因此遊客們在欣賞石滬之餘,千萬不要動手去抓石滬內的魚獲,以免引起滬主的不滿,另外也切勿任意搬動石滬內的石塊,以維護石滬的完整與結構。
|
|
挽紫菜
最富地方特色的漁業活動挽紫菜,每年的1月開始赤崁龍德宮組成委員辦理整個姑婆嶼挽紫菜事宜,村20~36歲的壯丁則有一份出海採收的權利叫丁男票,全戶沒有這一層年齡的也分得一張優丁票,出船協助運送的則分得六張紫菜單,紫菜生長初期由委員會派二人輪流前往姑婆嶼看管,以防止盜採,,待紫菜成長完全時,則挑選天候較好的日子全村擁有採紫菜權利的人出發至姑婆挽紫菜,船靠岸後全部集中在北岸約30公尺處,待村長點燃鞭炮後各憑本事開始採收,直到第二次點燃鞭炮後結束。純粹使用手來採收,不可使用鐵片的工具,以免影響日後採收,一年大約有2次的採收。 |
|
採海菜
每年的12月至隔年的3月底是海菜生長的季節,4月初由於海水回暖,海菜則逐漸脫離生長地,海菜大部份生長在岩石平台上居多,且東北季風越大並伴隨著毛毛細雨時的海菜越易生長;大部份的漁村婦人利用漲潮時海菜較不易與岩石平台上的泥沙重疊,因此逆著潮水的方向利用刮刀式的工具將海菜採收回家,再利用海水清洗後賣給菜市場的盤商。海菜富有豐富的核黃素、維生素B12以及鐵質,是很有營養的食物。大部份澎湖人會用海菜以及狗母魚丸混在一起煮成可口的海菜魚丸湯,這是別的地方所吃不到的,有機會到澎湖的餐廳可以點來吃吃看,價格不貴又好吃(註:在觀海別墅的BBQ餐也可以吃到料好實在的海菜魚丸湯)。
每年的12月至隔年的3月底是海菜生長的季節,4月初由於海水回暖,海菜則逐漸脫離生長地,海菜大部份生長在岩石平台上居多,且東北季風越大並伴隨著毛毛細雨時的海菜越易生長;大部份的漁村婦人利用漲潮時海菜較不易與岩石平台上的泥沙重疊,因此逆著潮水的方向利用刮刀式的工具將海菜採收回家,再利用海水清洗後賣給菜市場的盤商。海菜富有豐富的核黃素、維生素B12以及鐵質,是很有營養的食物。大部份澎湖人會用海菜以及狗母魚丸混在一起煮成可口的海菜魚丸湯,這是別的地方所吃不到的,有機會到澎湖的餐廳可以點來吃吃看,價格不貴又好吃(註:在觀海別墅的BBQ餐也可以吃到料好實在的海菜魚丸湯)。
牽罟
牽罟是使用地曳網來捕漁的一種漁撈作業方式,以往在漁船不多且冬季無法出海捕魚的情況之下,會利用牽罟的方式將魚網送至海中,靠著浮標以及底下的鉛垂將整張網張開,並與岸邊的魚網繩所呈現成U字形,再由岸邊的人合力將網由外往內拉回,拉回時的漁貨除分配給提供船與魚網船家外,有出力拉網的人均可分得一份漁貨,懷孕的婦女還可以分二份,在二、三十年前這可是村裡面的大事,有時幾千斤的漁貨常讓拉的人笑的合不攏嘴,可想像當時牽罟的盛況,但由於近海漁業濫捕以及大魚產卵地的破壞,目前己成為絕響;
牽罟的地方有:時裡,山水,林投,外垵,內垵..等地,均是靠南面的海域,冬天時較為避風。
牽罟是使用地曳網來捕漁的一種漁撈作業方式,以往在漁船不多且冬季無法出海捕魚的情況之下,會利用牽罟的方式將魚網送至海中,靠著浮標以及底下的鉛垂將整張網張開,並與岸邊的魚網繩所呈現成U字形,再由岸邊的人合力將網由外往內拉回,拉回時的漁貨除分配給提供船與魚網船家外,有出力拉網的人均可分得一份漁貨,懷孕的婦女還可以分二份,在二、三十年前這可是村裡面的大事,有時幾千斤的漁貨常讓拉的人笑的合不攏嘴,可想像當時牽罟的盛況,但由於近海漁業濫捕以及大魚產卵地的破壞,目前己成為絕響;
牽罟的地方有:時裡,山水,林投,外垵,內垵..等地,均是靠南面的海域,冬天時較為避風。
資料來源:http://www.gisland.com.tw/travel/play_3.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